说起来这武器锋利,上好的钢材才是最好的材料,可惜,炼钢这事儿……她也没经验。
她出生的比较晚,大炼钢距离她出生,都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。时间久远,就连家里长辈都不再提起来了,她上哪儿知道什么土法炼钢之类的东西?
再者,炼钢那也是要有条件的,现在这种社会生产力,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条件。
“这个放铡刀的槽口,需得做成有卡扣的,但又是能活动的,方便换刀刃,又不能随随便便掉下来砸到人。”耿文华心里吐槽着,但还是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。
就算是掉下来砸不到脑袋,但砸到了手或者脚,也是很麻烦的事情。
这个铡刀的事情算是已经解决,那接下来就该考虑这个缝纫机的事情。没有缝纫机,全凭人工的话,难免是要更耗费人力的,但相对的,人力越多,成本越大。
这可不是吃人口红利的时代,这清朝的人口虽说在历朝历代中算是数的上的,是一次大爆发,但因着土地稀少——还是那句话,生产力的缘故,国土面积并不能代表生产面积,再加上农耕手段比较落后,粮食也不算多,至少有六成的人口,还出于只能吃个半饱的阶段。
这种情况下,你想吃人口红利,那是不太可能的。
再者,她这流水线的衣服也并不是针对上层市场的,人家上层有自己的绣娘,自家也有针线房,为什么不穿布料更好的私人订制,非得要穿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?
只这市场一条,就注定了她的衣服不可能要太高的价钱,那就必得是要在成本上有很大的空间,才能有她赚钱的余地,她赚钱了,纺织厂这个村落也才能更快的建立好,各种规章制度也才能更完善。
所以就算是现在没有缝纫机,以后也必须要有缝纫机。反正她记得,她小时候的缝纫机是不带电的,就脚踩那种,顶多是上面的各种零件做出来有难度而已。
也就是她长大之后,才开始流行了电动缝纫机,她看的那些视频里,也是有不少手工绣娘播主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