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让康熙静静地看了他许久。
然后忽然想起了眼前这个人的名字。
廷玉,廷中之玉。衡臣,衡通横,意为直,即,直臣。
相比较于他的兄弟,廷瓒、廷璐等等这些名字,只有张廷玉,张英选择了以纯玉字为名。
看来,张英这个人,不仅做为臣子合格,做父亲也是很合格的,倒是的确配得上跟他做个亲家。
想起张英,康熙也忽然意识到了他先前一直没问的事。
“说起来,你与朕上这封奏折之前,应该是与你父亲商议过此事了吧?他定然是不同意此事的,那么朕想知道,你是如何说服他的?”
知道张廷玉并不会被轻易的压倒,康熙干脆也不再绕那么多弯路了,而是直接点出了张英的态度。
至于他为什么直言张英不同意,那自然不是他全程监视了张家的动向,而仅仅是以他对张英的了解,如果他同意,那他一定会与张廷玉一起过来面圣,而不是让张廷玉通过胤礽过来。
而且,张英那个性子,也许是偶尔会惯孩子,但让孩子为了攀附皇家而不顾性命这种事,他是断断做不出来的。
唯一的可能就是,张廷玉说服了张英,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克制住了他的拳拳父爱。
那么同样身为父亲的康熙就要问清楚了,父母爱子,会无法阻止孩子的固执,那么身为子女,张廷玉对父母的纵容又是何种想法呢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