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时文失笑:“女子自古都是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不送她们回去,难道要送到城东的尼姑庵吗?也不知道城东的那家尼姑庵还在不在?”
袁博文听不下去了,站起来:“你且忙着,我再想想,还有没有其他办法。”
狗屁不通的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!
他发现这件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棘手。张时文是他认识的人当中,比较开明的。但他都这么说了,其他人怎么想,可想而知。
尼姑庵能是什么好地方?那些女人正值最好年华,十五六七岁的最多,最大的,也不过二十出头,从此青灯古佛渡一生吗?
把人送回去,人言可畏,她们也无法好好活下去。
他母亲曾经跟他讲过一件抗战时期的事。他们家楼下住着的余叔,母亲在那个时期被鬼子抓住,给侮辱了,想尽办法逃了回来。但不知道是谁把这件事情透露了出去,左邻右舍都知道了,指指点点,闲话不断,家里人也看不起。
终于有一天,余叔的母亲受不了,用一根麻绳结束了生命,留下了还在襁褓的余叔。
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可比这里好多了,那位母亲都没能活下来,这里就更不用说了。
人们的观念陈腐老旧,将女人禁锢得死死的。这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扭转。
现在这里也许只有谢云溪和他的想法差不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