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款纺纱机叫珍妮纺纱机,第一次出现是在西方的十八世纪,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。是十八世纪西方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发明。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当时社会的织布速度。
虽然,后来的珍妮纺纱机加入了机械的元素,织布速度再一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。但是最先出现的珍妮纺纱机却是全手工的,由原来的一次只能纺一根纱变成了一次可以纺多根纱线。
这件发明在十八世纪的西方都是划时代的物品,在这里就更不用说了。
袁博文和谢云溪来到这里后,去了不少的地方,也见识过大顺朝富裕的江陵一带是怎样纺纱织布的。
几乎都是家庭作坊,先将麻葛蚕丝等纺成一根根线,再用这些线织成各种布帛。效率低下,往往一两个月,才能织出一匹布。
当然,布帛的价格也不低。
麻布葛布等,一匹差不多要两三两银子,绸布等就更贵了,一匹往往要上十两银子。
北地这边,人们养蚕织布的少,所以南边的布帛到北地这里,价格更贵。
晋州那边的谢记布庄,布帛的价格算是公道,一匹寻常麻布也就三两银子,绸布则分了多种,寻常绸布也要十两银子左右,新推出棉布,谢记给出的价三两五钱一匹。
不过,即便是这个价,谢记布庄的销量也不高。
晋州的人口基数太小了,布帛这种东西跟粮食不一样,紧一紧就一就,只要能用,一般人家一年到头都难得买上一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