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没有把它叫做最后通牒,是因为上面缺乏了最重要的一句话:“限期答复,若不如期答复则xx时间过后,双方自动进入战争状态。”
取而代之的是一句:如不退出后果自负。
虽然措辞很强硬,但阿方索从这封信里看出来的却是满满的色厉内荏。
“到了这一步还不敢宣战吗?”阿方索甚至能够想象出维托里奥国王出动军队时的纠结神情。
意大利军队不好说,意大利政府和王室肯定是不愿开战的,他们也不傻,自然知道海军不如人是一个多么致命的软肋。
而且意大利成立以来,对外战争就没取得过什么好成绩,这一下子就要单独面对一个老牌列强,他们很慌。
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民众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事,要是这次再怂,愤怒的民意都能将意大利击垮。
“你们不敢宣,我宣。”阿方索自言自语道,如果只打守城战是没什么宣战的必要,但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动用海军,那肯定是要进入战争状态才能进行封锁。
……
意大利和普里姆收到最后通牒是在半天后,拍电报到巴伦西亚,再由巴伦西亚走海路到罗马花了些时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