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且为了让事情重回正轨,达到他们挑起俄奥矛盾的目的,他们还邀请了奥匈帝国加入。
三边会谈变成了五方会谈,结果却没有什么改变。
罗马尼亚的宗主权被奥斯曼转让给了俄国,塞尔维亚被奥斯曼承认独立。
虽然奥斯曼暂时还没有割肉,但那也是暂时的,从此俄国的力量又开始在欧洲活跃了。
遗憾的是,奥匈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怂,显然不想单独和俄罗斯对抗,让英国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反而让格莱斯顿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奥斯曼再次向外界表现出他们“软弱可欺”,伊斯坦布尔的宫廷暗流涌动……
阿方索这边也得知了巴尔干冲突落幕,颇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,主要还是俄国关键时刻怂了,让希望看一场好戏的阿方索很是失望。
这次不仅俄国,连奥匈也表现的很谨慎,原因是两国都大吃了一口,算是暂时填饱了肚子,自然不会展现出太强的攻击性。
但反对派可不会管这么多,奥匈帝国软弱的态度招致了匈牙利的批评,他们矛头倒是没敢直接指向弗朗茨,而是对准了中央政府和奥地利政府,指责他们“拿钱不干活,出卖国家利益”。
由于奥匈确实算是利益受损的一方,为了安抚匈牙利人,中央财政会议是真的提前召开了,提前了足足6年。
等到会议开完,可能匈牙利这30%的财政义务还要降一点,对此阿方索只能说他们怎么好意思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