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历山大接受了大臣们的意见,不过他并不想直接参战。
奥匈在巴尔干的问题上暂且选择了退让,俄奥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了。
非要说的话,那就只有加利西亚地区。
沙皇对这部分土地是有一定的想法,但还没到要开战夺取的程度。
为了一项不是很重要的利益,就冒险去和同级数的列强打一架,强硬如沙皇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。
战争总是要看收益的。
而且沙皇一直对奥匈心存幻想,觉得两者都是被英国堵在大陆上的君主国,正应该相互扶持才对,否则前些年也不会派兵镇压匈牙利叛乱。
与加利西亚相比,巴尔干才是俄国的重中之重,只等完成资产阶级改革就会去把奥斯曼揍一顿,打奥匈无疑相当耽搁事。
想到这里,亚历山大再一次让人拒绝了普鲁士的结盟请求。
但这并不代表沙皇就不动奥匈了,他只是想试试看能不能通过相对比较“温和”的手法解决问题。
随后亚历山大便向奥匈派出了信使,命令他们与普鲁士无条件和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