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萨尔布吕肯,法军和普军的前哨部队开始发生小规模冲突。
但法国仓促应战的弊端很快显现,没有一个明确作战计划的他们,完全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击。
不要说进攻了,他们甚至找不到敌人在哪里,反而屡屡受到普军的伏击。
在这些小规模的接触战中,不得不说,法国人做的很好,明明是补给和视野都处于劣势的一方,但他们总能用手中的夏赛波步枪给予漂亮的还击。
几番交手下来,普鲁士的损失甚至还要大一点。
然而不论交换比有多么出色,这些小规模的冲突对双方而言都是不痛不痒,对战略态势不能造成太大影响。
随着法国逐渐深入德意志国境,聚集到前线的普鲁士军队也越来越多,反观法国这边,军队数量达到万以后便不再增加。
法国在北非、法属印度支那、以及其他海外领地还有超过万的军队,但他们要维系庞大的法兰西第二帝国,并无能力支援普法战场。
法国就像个失去一只手的巨人,只能依靠本土军队和同样强壮的普鲁士互殴。
拿三尚未意识到危险所在,他对法队的表现很满意,近日来的冲突印证了他“义务兵都是土鸡瓦狗”的论调。
他此时正催促着法军继续往前,既然普军畏惧自己,那就不管他们,直接拿下法兰克福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