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也放开了桎梏,很多以前让人看不起的生意人,现在也开始走街串户。尤其现在是年底本来就是大采购的时候,因此杨家村的集市显得更加的热闹。
“今年咱们还泛蔬菜吗?”看到自己老子似乎真的没有从城里拉一点东西回去的意思,杨东旭继续问道。
“哪还有功夫弄那玩意,猪场一开始买的半大猪崽已经差不多可以出栏的,最近都张罗着怎么卖猪呢,再说咱们村不是有人入秋之后按照你找的那个专家的指点,弄了蔬菜大棚吗?现在十里八乡的人都到咱们村买菜,时不时还要往城里送呢,谁还往回拉啊。”
说道杨家村小叔胜利就一阵阵的自豪,在十里八乡一说自己是杨家村的人,那瞬间地位就能高半截,就算到了镇上那也是十分有面儿的存在。
虽然这一切的改变,都是自己这个侄子带来的,可我是杨家村的人我自豪不是?
“咱们家猪场年底出栏多少头猪啊,村里的蔬菜大棚多吗?”看到自己老爸和小叔脸上洋溢的笑容,杨东旭也是一脸高兴。
无论是弄养猪场,还是弄蔬菜大棚,他想要做的就是能让杨家村的人自力更生过上好日子,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,没看小叔抽烟都是一块一包的,根本没见几毛钱一包的影吗?
“咱们两家加起来大概有五十来头大猪吧,主要是夏天的时候半大的猪崽不好买,而且还奇贵。不过完年到春种的时候就好了,等到春种的时候咱们那些小猪都能出栏了,至少有一百多头。要是等到麦场至少能出栏300头。”胜利兴奋的说道。
半大的猪崽,就是已经养的有上五十斤的大猪崽,农村一家人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于年底卖个一两头猪,所以这样养到年底能成年的猪崽一般没人愿意卖,买来的时候自然价格不低。
买这些猪崽是杨东旭提议的,因为这样猪崽喂个几个月正好能赶上春节之前出栏能卖一个好价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