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比如这一条吧。”方卓喝了口咖啡,指着笔记本屏幕,“索尼在97年的时候把40多人的董事会缩减到10人,7个人是内部董事,3个人是外部董事。”
赵智善凝神细思,这是将近7年前的事情,能证明什么?
“我在今天的节目上说过,日本有一种很封闭的心态,它的很多企业都有这种表现,董事会是一个企业权力的命脉,它引进外部三人作为董事,这个比例达到30%,别看平时不会有太多存在感。”
“一旦企业状态出现问题,这样的董事出声是具有法理性的。”
“小赵,7年前的索尼可不是现在,它为什么要改组董事会?”
“这绝不是索尼一家的事。”
“只是近几年社会和企业思潮的一个体现。”
方卓随手索引了几个关键词,很快就找到自己想到的信息。
也就是索尼97年改组董事会,引进欧美管理体制的时候,日本企业纷纷效仿,旨在提高企业管理的透明性。
到了去年2003年,日本的新商法直接确认了索尼等大企业进行“委员会制公司”的新型治理结构改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