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问题来了,就大顺这国情、这惯性,这土地保值程度……
有一万两银子,是买地呢?
还是投资有风险的有限责任制公司波动的股票?
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选择。
故而说,大顺也好、大明也罢,没法在本国借国债、没法照猫画虎学西欧银行、国债等模式的原因,非常简单。
你朝廷无能,既给不出50%的年息、又不能让耕者有其田让佃租下降。
朝廷要是能给出50%的年息,两年翻倍的国债,你看有没有人买?
但是朝廷又不能拉金屙银,怎么可能给得出50%年息的高利率?
或者哪怕按照古儒那一套空想,搞成人皆有其田、十一税、井田制,哪怕国债10%的年息,你看有没有人买?
但是颜李古儒学派那一套,三十年租佃之后土地归佃户所有,也就类似于三十年分期赎买制度,和平过渡……连空想都算不上,简直是妄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