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百五十四章红薯粉工坊 (2 / 9)

作者:桃符 最后更新:2023/1/16 8:52:12
        而钱就是能够调动百姓积极性的催化剂,如果失去百姓的奋斗,那么钱就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朝生来到这个世界好几年了,明白一个道理,做事一定要因地适宜,不能做太过跨越的事情,无产阶级,李朝生想要完成的转化,不过李朝生发现在这个世界很难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没有成功的土壤,再说地主就不是人了,除了少数剥削的太狠的,其余能改造就尽量改造,把他们利用起来才能最快的提升自己的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蓝田县现在这个模式就不错,地主把土地上的利益让出来,李朝生给他们商业上的支持,土地利益给了百姓,百姓手里有了余钱,就有了购买力,这时候地主又可以把钱赚回来,同时李朝生又能给地主收商业税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?崇祯皇帝不允许收商业税。

        哦,那没事,咱们收的不叫商业税,咱们收的是进城税,商铺管理费,城市道路整理费,巧立名目,收个税还不容易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商业税,咱们只字不提,响应朝廷号召,决不收商业税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没毛病吧?

        商业税,不得不说,一个国家不收商业税,那纯属脑残,蓝田县现在商业才刚刚起步,可是收上来的商业税已经有全县总税收的三分之一了,这要是彻底发展起来,跟农业税收相持平绝对没问题,甚至能够远超农业税。

        到最后,如果经济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,甚至可以不收农业税,就比如真实世界,农业税就在2006年一月一日正式取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个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,也是李朝生向往的目标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