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他开始抵制科技,抵制外国人,他就像一只缩头乌龟一般,把脑袋缩的更紧了,开始了更严格的闭关锁国。
对王朝当权者来说,科技不重要,甚至科技带来的财富都不是很重要,他们最关心一个问题,那就是自己的政权稳固不稳固,只要稳固,一切都不重要。
当一个王国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时候,也就是他衰落的时候,而同样的在明朝也有同样的问题,鸟铳先进吗?
先进,可是他对稳固既得利益者有帮助吗?没有太大帮助,甚至还有害,毕竟明朝文武还是两个对立面,文人统治阶层会允许武人的地位上升,实力增强吗?
明显不会,所以当戚继光把鸟铳带到北方之后,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支持,于是戚继光只能无奈的说出一句:北方风大,鸟铳很难点燃,算是给自己留点脸。
这就是明末军人的悲哀,他们没有朝廷诸公的支持,根本完不成自己升级。
而朝廷诸公只关心自己能挣多少钱,自己的权利会不会损失,根本不会从国家层面考虑,所以戚继光失败了。
而同样的原因,组建戚家军对明朝为什么会特别难,甚至难以复制,首先是募兵制,那一年十八两的军费,朝廷拿不出来。
其次作为戚家军,如果组建,就肯定要恢复鸟铳等装备,一只普通火铳造价四两银子,那鸟铳的造价更高,朝廷还不能用残次品对付,毕竟戚家军都不敢用火器,那大明脸上没光啊。
以戚家军的声望,天下,皇帝,都会关注,官员们没有太大的猫腻可以耍,所以不如不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