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乔昌的很多“西方订制”,画的都是风景,还有很多西方的人物画,加上他的英文签名,就是西方人看到,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中国人画的。
张晨现在想起来,都觉得可惜。
张晨认为中国油画真正的摇篮,应该是在“外销画”之后的上海“土山湾画馆”。
土山湾位于上海徐家汇的西南,占地面积七十多亩,一八六四年,上海的天主教会将孤儿院迁移到这里,取名叫“土山湾孤儿院”,一八六七年,这里建起了一座小教堂和一排排整齐的房子,这些房子,就是“土山湾画馆。”
两百多名六到十二三岁的孤儿,被各地的教会送过来,他们被集中到这里,进行为期六年的绘画训练,学习结束后,他们就留在画馆绘制圣像和宗教绘画作品,最多的时候,“土山湾画馆”,也叫“土山湾美术工场”,有三百四十多人。
主持画馆的是西班牙人范廷佐和意大利人马义谷,“土山湾画馆”还自己制作油画颜料,当时上海所有天主教堂的绘画和雕刻作品,都出自“土山湾画馆”,影响很大。
“土山湾画馆”从一八六四年开始,存世九十多年,我国近代画家徐咏清、张充仁、周湘、任伯年、张聿光、丁悚等,都是在这里接受的美术教育,它也奠定了日后上海,作为中国油画重镇的基础,说它是中国油画的摇篮,可以说是实至名归。
张晨决定了,把“土山湾画馆”也作为一个选题。
时间再往后推,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蔡元培了,徐悲鸿、刘海粟、林风眠、吴大羽他们那一代人成长,都和蔡元培有关。
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,西方油画和艺术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推广,大批的中国青年开始跨洋寻梦,去法国、去美国、去日本、去德国、去西班牙和比利时,甚至去墨西哥,中国油画,第一次全方位和西方接轨。
这一个阶段,有太多的文章可作,太多的专题可以拍了,张晨决定把它先放在一边,他觉得这需要好好地扒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