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你们去看,在拍卖现场,拍卖师喊最初的几个价格,就像小和尚念经一样,很快,250万255万260万,咕噜咕噜一串,手指指东指西,你刚刚看向东,还没看清那里有没有人举牌的时候,他就转到西了,其实都指着天花板的吊灯。”
“那要是这个时候,真的没有人上当,没人被忽悠着举牌,岂不尴尬?”刘立问。
“不会的,在拍卖会现场,总是有冲动的人,他们会举牌的,流拍的是少数。”
赵欣说,谭淑珍看看刘立杆,刘立杆嘿嘿笑着,他知道谭淑珍为什么看他,他就是这个冲动的人。
“要是真的没有人举牌,那也没有关系,很多作品,其实是有保底价的,后面有担保人,碰到了这个时候,那个出保底价的担保人,就会举牌。”赵欣说。
“这担保人又是什么东东?”吴朝晖问。
赵欣喝了口水,继续说:
“拍卖公司收到一件有价值的拍品,他们会找一些目标客户,要是有目标客户对这件拍品感兴趣,卖家、拍卖公司和目标客户三方会签一个担保协议,这个时候,目标客户会变成担保方。
“大家谈好了,比如三百万,这个三百万就是底价,拍卖价低于三百万时,担保方就以三百万成交。拍卖价要是高于三百万,超出的部分,卖家就要和担保方分成,一般会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。
“这样做,对三方都有好处,对卖家来说,他等于是已经以他可以接受的价格,把这件拍品保底价卖掉了,多出部分,是超出他心理预期的,对拍卖公司来说,等于是这单已经稳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