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云笈七签》卷八十五《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》也称:“以录形灵丸涂火炭,则他人见形而烧死,谓之火解。”
《列仙传》中更曾经记载了详细案列:
“宁封子者,黄帝时人也,世传为黄帝陶正。有人过之,为其掌火,能出五色烟,久则以教封子。封子积火自烧,而随烟气上下,视其灰烬,犹有其骨。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。故谓之宁封子焉。”
又“啸父者,冀州人也。少在西周市上补履,数十年人不知也。后奇其不老,好事者造求其术,不能得也。唯梁母得其作火法。临上三亮,上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西,西邑多奉祀之。”
《列仙传》中提到封子,是黄帝的厨师,善于用火,能出五色烟,后用火自焚,其身体虽烧为灰烬,但其又可随烟气上下,就像是还有其身形。
第二例则是啸父,与梁母作火而西升。
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......
......
葛洪对神仙因不同的成仙方式也有过分类:“按仙经云,上士举形升虚,谓之天仙。中士游于名山,谓之地仙。下士先死后蜕,谓之尸解仙。”
而尸解中又有高低等级的区别,陶弘景在《真诰》卷四云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